誰錯都可以?反正車手一定沒錯——真的是這樣嗎?
在賽場上,我們常會說:
如果這回成績出色,那肯定是車手發揮得好,或實力本來就強;
但如果表現不理想,理由可多了——
車不夠快、技師失誤、機械狀況不佳、領航失誤(拉力賽)、戰術錯誤、天候不佳,甚至可能是昨晚吃得太多或睡不好……
總之,錯絕對不在車手。
但從專業角度來看,若是統一規格賽(One-Make Race),排除運氣因素後,車輛的影響頂多20%,其餘80%仍是車手本身的表現。
放眼所有非頂級職業賽事,那些始終跑得快的車手,不論何時何地、何種條件,依舊穩定且精準。除了技術本身,「穩定發揮」才是關鍵能力。
不為失敗找藉口
在評斷一位車手的表現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
什麼才是「發揮得好」?
傳統觀念傾向以結果論英雄——得名次者發揮好,沒得名次就代表失常。
然而,這種只看結果、不重過程的判準,其實並不客觀。
有些車手即使中途失誤,最終仍拿下勝利,這算發揮好嗎?
有些車手雖未站上頒獎台,卻已竭盡所能,這又能說他發揮差嗎?
每位車手都曾經歷過「盡力了卻無能為力」的時刻。
因此,「發揮」應該重視過程而非只看結果。
車手真正該關注的是——比賽當下自己表現得如何?
唯有釐清哪些因素影響了發揮,才能有效提升。
每場比賽,表現都有波動,不可能場場完美。但若你只是說「這次沒發揮好」卻無法解釋原因,那這句話就只是藉口,並非反省。
初學者常見盲點:誤把「發揮」當答案
許多新手會把成績的好壞全歸因於自己「今天有沒有發揮好」,
但這樣的思維會限制學習與進步。
這類駕駛者常見特徵包括:
過度激進、缺乏耐性、過度依賴車輛性能、輪胎耗損快、事故率高。
而一些經驗豐富的車手在指導時,也常說「你要省點胎」、「別那麼衝」等偏結果導向的建議,但這類建議對技術的成長幫助有限。
事實上,許多駕駛操作屬於潛意識反應,若未經過事前刻意練習與模擬,就無法在比賽中自然發揮出來。
正確的做法是:先找出問題的根源,再來對症下藥。
是車影響表現?還是車手沒發揮?
許多車隊會說:
車的好壞占成績的80%~90%,車手只占10%~20%。但這種說法其實不夠準確。因為再好的車,也得靠車手駕馭出極限。
特別是在統規賽中,車輛性能差異極小,真正左右勝負的,還是車手。
事實上,比賽成績體現的是「車+人」的整體表現,而車輛狀況也不可能每場都處於巔峰。既然車無法主動適應車手,那麼,車手就必須學會適應不同的車況。
能夠因應各種狀況、穩定發揮的車手,才能持續站上頂尖。
車手真正該掌握的,是「自身的可控性」。
比賽一旦開始,決定勝負的變數多,但你唯一能掌握的,是自己。
能否掌握身體節奏、心理狀態與操駕節奏,才是能否駕馭全場的關鍵。
技術可以有限,但心態必須最佳。
唯有穩定的心態與精神狀態,才能讓你在賽道上發揮應有的實力。
心理上,絕對不能先輸給自己。
題外話:
你連「跟車」都不會,還談什麼超車?
如果你的車在直線上快非常多,當然好超車;但如果只是略快,那就得講究技巧與判斷。
起步幾圈先觀察,不要急著超
在最初的幾圈中,應專注觀察對手的煞車點、入彎角度與出彎節奏。找出他「略慢」的區域,記住,不要讓他發現那是他的弱點,否則他會早早防守,甚至硬擋。
幾種典型的賽道超車戰術:
1. 外線超車
從外側發動進攻,動作要快又果決。
若對手煞車過早,此策略尤其有效。
2. 內線切入
對手若在彎中準備下個彎,內線會空出一條縫,果斷插入。
3. 心理施壓
緊跟車尾,晃燈擾動,或駛入盲區讓對手無法預測你的位置。對手一旦分心,就容易犯錯。
注意:若遇到惡意阻擋,請務必保持冷靜。
[尾流效應]跟車並不等於快車
很多人誤以為跟著快車就能跑快。其實不然。
若你只會模仿前車的節奏,你的速度上限,也就被他限制了。
正確方式:把前車當「不存在」
用你自己的觀察節奏來判斷制動與轉向,餘光注意前車位置即可,避免碰撞即可。這樣你才更容易發現對手在哪些彎慢了,並在下一圈伺機而動。
【氣流干擾】尾流的雙面刃
當你緊貼前車時,兩車的空氣力學會互相影響。前車尾部下壓力減少,後車車頭下壓力也會減少導致入彎時穩定性下降:前車容易甩尾、後車容易推頭。
後車吸入前車的高溫尾氣,也會影響引擎散熱與煞車效能。這些細節,在高下壓力車款中尤其關鍵。保持適當距離與節奏,是穩定表現的基礎。
若真的想贏,不怕輸;想快,先穩。
懂得發揮,才是真正的車手。
-------------------
Powerdream 動力極限 打造夢享締造廠
德國專業華人賽道服務機構&高端自駕旅遊
我們致力於最頂尖的運動駕駛培訓和旅行體驗及紐北賽照(DPN)考證核發到24小時參賽一條龍服務。
LINE ID: https://line.me/ti/p/IBtjcb9FB0
EMAIL: contact@powerdream-motorsport.com
URL :www.powerdream-motorsport.com.tw
警告—重要安全注意事項
對於文章內引用或是討論的概念或是想法,我們一概不提供任何注釋,參考資料或技術論文做為引證和支持。因為文章的編寫並不是為了專家學者所編寫的學術文章,而是寫給一般平民大眾看的實用指南,主旨追求淺顯易讀。我們引用的一些想法和例子,本身就能展示意義,如果不能讓大家讀出意思,就算提供出處註釋也無用,特此說明。
文章的資訊代表賽車和駕駛操作的常規資訊,在我們認知範圍內,使用的範例和說明準確。其中部分操作可能很危險,僅限經驗豐富的賽車和快速駕駛培訓人員執行。作者已盡力確保本書內容的準確。但是,在閱讀時,應始終牢記賽車和駕駛的潛在風險。
出於這些原因,作者Powerdream 不對本文中資訊無錯誤,以及本文內容能夠達到任何特定應用要求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作者Powerdream 明確否認對本文及文章當中任何特定目的的適銷性和適用性的默示保證,即使作者已被告知特定目的,即使已達到特定目的。作者Powerdream 概不承擔由於使用本文章中的範例,說明或其他資訊而直接,間接,偶發或繼發性損壞的全部責任。
賽車和駕駛對自己和他人都存在內在危險。在公共道路上駕駛應保守且有責任心。請勿在非指定安全沒有許可下賽道或是街上比賽或練習。應牢記,沒有一本書或是文章可以完全覆蓋賽車和快速駕駛的所有知識。去真正專業合格的駕駛學院,在安全可控條件下學習賽車和駕駛,是任何文章及書籍都無法替代的。此外,此處顯示的所有徽標或圖像的圖像權由各自公司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