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駕駛講堂#0002)時速80公里撞車衝擊力到底有多大

August 5, 2025

時速80公里撞車衝擊力到底有多大?

在許多交通安全宣導中,我們常聽人說:「車速越快,風險越高」。但這句話到底意味著什麼?如果要更直觀地讓大家了解「車禍的撞擊力有多強」,不妨換個方式來想:如果你開車撞擊的衝擊力,等同於從高樓墜落,那會是幾層樓高?

今天就用物理公式,帶大家換算一下。

一、80km/h 撞車=從九樓跳下來

假設一台車以時速 80 公里行駛,將速度換算為每秒約 22.22 公尺。接著,參照住宅建築規範,每層樓高約為 3 公尺,代入自由落體速度公式 ,我們可以反推對應的墜落高度。

結果顯示,當車輛以時速 80 公里撞擊靜止障礙物時,撞擊瞬間所產生的衝擊力,約等同於從九層樓高墜落至地面的力道。如果提高至 100 公里,那等同於從十四樓墜落;時速達 120 公里時,則約等同於從二十樓一躍而下。

雖然實際自由落體過程中會受到空氣阻力影響,而車禍時的撞擊通常也伴隨車體潰縮、前方車輛位移等因素,產生一定程度的緩衝作用,但這個類比仍然提供了我們一個非常具象的風險認知——車速越高,衝擊越大。

就像你摔倒在軟墊上與摔在水泥地的差別,能量的吸收方式與時間長短,決定了後果的嚴重程度。

二、安全帶的重要性,並非無敵盔甲

很多人以為只要繫上安全帶,就能在車禍中毫髮無傷。這當然是錯誤的觀念。

試想一位成人體重約為 80 公斤,當車輛以 80 公里時速撞上一輛完全靜止、無法移動的重型車輛(例如坦克),這時車輛幾乎瞬間從高速降至靜止,這個過程中,乘客的身體會受到強大慣性推力向前衝去,唯一的約束點就是那條安全帶。

在這種情況下,安全帶在不到一秒鐘內承受並傳導的力道,等同於一根約 1.7 噸重的鋼筋從高處砸在你身上。這不是比喻,而是物理學的計算結果。即使有安全帶,也可能造成胸骨斷裂、內出血,甚至致命。

因此,汽車製造商設計了 安全氣囊,希望在乘客與車體碰撞前,給予更多的緩衝空間與吸能時間。安全氣囊並非用來「取代」安全帶,而是與之配合使用,提供雙重保護。

根據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的統計資料指出,在時速 60 至 80 公里範圍內發生碰撞時,正確使用三點式安全帶(肩帶與腰帶),可讓前座乘客的致命風險降低約 45%。這已經接近「將死亡風險減半」的等級。

然而,一旦車速上升到 120 公里以上,即使安全帶與氣囊同時作動,防護效果仍相對有限。因為此時的能量與衝擊已超過人體能夠承受的極限。

三、真正的安全,從駕駛習慣開始

安全帶和氣囊固然重要,但永遠只是「被動保護」。真正能降低車禍風險的,是駕駛人本身的態度與行為。

平時的防禦性駕駛、遵守速限、保持安全車距、預判突發狀況,這些才是避免事故發生的根本之道。千萬別以為科技配備或車體結構能完全承擔所有風險,因為「沒有發生」才是最好的安全設計。

四、萬一發生事故,該怎麼辦?

現實中,我們遭遇的車禍多半是中小型擦撞,例如巷口追撞、停車場誤碰等。這時候,駕駛人應該冷靜處理,依照以下原則:

首先,確認車上人員安全,立即熄火、開啟警示燈、設置三角警示標誌。接著拍照存證,包括雙方車輛位置、碰撞部位與周遭路況。若事故車仍可移動,應移至路肩或安全區域,避免造成二次事故。

若對責任歸屬有疑慮,應立即聯繫警方到場協助判定,並備妥行車記錄器影片、駕照與保險資料。有爭議時,也可透過監理機關與保險公司進行後續申訴與理賠。我們不可能每次上路都能預測風險,但我們可以透過正確觀念與謹慎駕駛,讓風險降到最低。

下次你想踩油門催到80、90的時候,不妨想一下,那等同從幾樓往下跳。記住:車上最好的安全配備,不是安全帶、不是氣囊,而是你願不願意按照速限開「慢一點」。

-------------------

Powerdream 動力極限 打造夢享締造廠

德國專業華人賽道服務機構&高端自駕旅遊

我們致力於最頂尖的運動駕駛培訓和旅行體驗及紐北賽照(DPN)考證核發到24小時參賽一條龍服務。

LINE ID: https://line.me/ti/p/IBtjcb9FB0

EMAIL:

contact@powerdream-motorsport.com

URL :www.powerdream-motorsport.com

FB:紐柏格林賽道研究 Nürburgring Nordschleife

警告—重要安全注意事項

對於文章內引用或是討論的概念或是想法,我們一概不提供任何注釋,參考資料或技術論文做為引證和支持。因為文章的編寫並不是為了專家學者所編寫的學術文章,而是寫給一般平民大眾看的實用指南,主旨追求淺顯易讀。我們引用的一些想法和例子,本身就能展示意義,如果不能讓大家讀出意思,就算提供出處註釋也無用,特此說明。

文章的資訊代表賽車和駕駛操作的常規資訊,在我們認知範圍內,使用的範例和說明準確。其中部分操作可能很危險,僅限經驗豐富的賽車和快速駕駛培訓人員執行。作者已盡力確保本書內容的準確。但是,在閱讀時,應始終牢記賽車和駕駛的潛在風險。

出於這些原因,作者Powerdream 不對本文中資訊無錯誤,以及本文內容能夠達到任何特定應用要求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作者Powerdream 明確否認對本文及文章當中任何特定目的的適銷性和適用性的默示保證,即使作者已被告知特定目的,即使已達到特定目的。作者Powerdream 概不承擔由於使用本文章中的範例,說明或其他資訊而直接,間接,偶發或繼發性損壞的全部責任。

賽車和駕駛對自己和他人都存在內在危險。在公共道路上駕駛應保守且有責任心。請勿在非指定安全沒有許可下賽道或是街上比賽或練習。應牢記,沒有一本書或是文章可以完全覆蓋賽車和快速駕駛的所有知識。去真正專業合格的駕駛學院,在安全可控條件下學習賽車和駕駛,是任何文章及書籍都無法替代的。此外,此處顯示的所有徽標或圖像的圖像權由各自公司持有。

back to news